(1) 简化管路,减少管道长度。在设计流程时要合理简化,管道走向尽量短直,避免不必要的阻力损失。
(2) 泵的出口管道不宜过细,应选择合理经济的管径。过细的出口管径会产生很大的流动能量损失,一般泵的出口管道流体速度应控制在1。 5〜2。 5m/s较好。
(3) 提高管道内壁的光洁度。对新安装的焊接管道,应清除管内的焊渣及杂物,对运行的管道应尽量减少管壁的腐蚀物与积灰。
(4) 去除不必要的管道、弯头、阀门。对可设可不设的附件予以撤除,以减少流动的阻力损失。
(5) 合理的进口段设计。 为保证泵在运行中最小汽蚀余量,并减少泵进口管道的扬程损失,离心泵的吸入口管径应比泵的出口管径大些,并尽量减少进口段的管子长度,在靠近吸人口处应尽量避免设置弯头,避免扰乱液流,降低泵的效率。
(6) 取消底阀,减少止逆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自吸装置取代底阀,实现离心泵的无底阀运行,可以改善管路系统的性能,取消泵出口的止逆阀以减少泵的扬程的损失。
(7) 选用形状合理的弯头及连接元件。管道的连接与转弯应力求使流体平缓过渡,避免突然扩大、缩小与急转,各种焊接弯头应严格按照标准制作。
(8) 减少流体黏度。在泵前预热流体,减小流体的黏度,用于加热流体所消耗的能量要远小于用来克服因黏度大而增加的摩擦损失。
(9) 防止泥沙、杂物进入泵内。在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在泵前应设置滤网或沉淀池。
(10) 避免泵内夹带空气。对于离心栗,只要在液体中含有 1%〜2%的气体,就会降低扬程与流量3%〜5%,而且会引起泵的振动及其他破坏。
(11) 杜绝跑、冒、滴、漏。 管路系统的跑、冒、滴、漏会造成原料和能源的浪费,应加强管理,及时维修。